中國水利網(wǎng)站訊 10月27日,是湖南邵陽縣諸甲亭鄉(xiāng)神山村第九組劉南軒70歲生日的第二天。吃了早飯以后,他刻不容緩的帶著兒子和媳婦,擔著竹簍去挑沙土建新山塘。
劉老住房的山后面陽伯坳有3.7畝天水田,因十年九旱,無人承包,荒蕪了多年。2008年,該組調(diào)整責任田時,全組村民一致同意將這3.7畝天水田,折為1.3畝面積發(fā)包給村民,但還是無人敢承包。
當時,劉南軒提出愿意承包。他看準了田邊有上下兩口山塘,塘里泥沙淤塞了二三十多年,平均三丈多深,面積分別有一畝多。
從此,不管是嚴冬,還是寒氣襲人的初春,他和兒女堅持挑塘泥不止。經(jīng)過四個冬春的苦干,挑走泥沙達十萬擔。蓄水灌溉了3.7畝天水田,加上他用土改造的1.5畝田,共計5.2畝,年年種上了“雙季稻”。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