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部隊戰(zhàn)士進行人工封堵決口演練(夏晶 攝)

武警部隊戰(zhàn)士進行人工封堵決口演練(夏晶 攝)

鋼木組合壩搭設演練(夏晶 攝)

應急救援演練(夏晶 攝)

參加演練的21支專業(yè)防汛搶險隊伍集結待命(夏晶 攝)
中國水利網站6月6日訊(記者 姚吟月 吳卿鳳)6月,江蘇進入主汛期。截至5日8時,太湖平均水位3.81米,排歷史同期第二位,較常年同期偏高0.74米,超警戒水位0.01米;長江大通流量50700立方米每秒,較常年同期偏多30%以上,比1998年同期高出15200立方米每秒。受上一輪降雨影響,江蘇省淮河以南地區(qū)水位普遍上漲。面對今年嚴峻的防汛形勢,全省上下嚴陣以待。
聯合演練近年規(guī)模最大
“搶險開始!”5日下午,在長江下游江蘇段常州錄安洲頭,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防指指揮徐鳴一聲令下,軍地聯合演練在多個險情區(qū)同時拉開。
沖鋒舟滑入江中疾駛,奔赴長江險情區(qū)。在人工封堵決口演練中,搶險官兵撲入滔滔江水中,他們“串”在一根繩索上形成“人墻”,將沙包從堤壩一一遞向前方。運滿土方的卡車一輛接一輛開入搶險區(qū),倒下土石,由推土機傾填。多部無人機空中盤旋,搜尋到被困民眾后,定點空投下救援物品。
“今年以來,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全國不少地區(qū)氣候異常,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苯K省水利廳廳長、防指副指揮李亞平對記者說,“軍地聯合防汛搶險演練,是提升防汛組織協(xié)調水平,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搶險救災能力的重要舉措!
此次演練是近年來人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共有來自武警部隊、武警水電部隊、省軍區(qū)民兵預備役、市縣搶險隊、省水文、防儲中心等21支專業(yè)防汛搶險隊伍的450余名參訓。30多臺大型設備、50多套各類搶險器材投入演練。演練科目分10個大項、23個小項。對長江可能發(fā)生的險情,演練覆蓋水陸空立體領域,分設不同任務,包括堤防決口應急搶險組織指揮、搶護管涌、構筑子堤、排除滲漏、植樁操作、機泵排澇、水上救援、打擊長江非法采砂聯合執(zhí)法、社會化力量救援等,F場還有防汛移動指揮所等多種高科技裝備展示。
國家防辦副主任萬海斌在觀摩演練后表示,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已進入主汛期,這次演練就是江蘇防汛抗洪搶險的動員令,標志著全面轉入臨戰(zhàn)狀態(tài),隨時準備迎戰(zhàn)可能出現的各類大洪大澇。
防汛物資儲備歷史最好
針對4月份以來沿江蘇南地區(qū)降雨明顯偏多的形勢,省防指提早部署沿江涵閘停止引江,并根據實時水情及時排水,確保區(qū)域及城市防洪排澇安全。
截至6月4日,江水北調沿線泵站累計翻水44.1億立方米,較近年同期偏多27%,水量為2001年以來同期第四位;江水東引累計引水34.5億立方米,較近年同期偏多46%,為200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3月初啟動引江濟太工程,通過常熟樞紐閘泵聯合運行抽引長江水2.9億立方米,水質達標后開啟望亭立交向太湖補水,保障太湖供水安全。目前,全省水情總體平穩(wěn)可控。
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防指秘書長張勁松介紹,全省各地正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開展防汛防旱準備工作。省、市、縣三級防汛防旱指揮部成員全部調整到位,各類水利工程行政和技術責任人都落實到位。面對較為嚴峻的防汛防旱形勢,江蘇省較往年提前近一個月開展險工隱患排查和處置工作,水利工程險工隱患處理、在建涉水工程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應急管理、非工程設施管理維護、河湖違章設施清除、各類防汛預案修訂完善……不留一個死角。
今年,省財政專門下達經費1900萬元,用于省級防汛物資增儲、更新、管理和調運,強化省級防汛物資的應急保障能力。目前,省級儲備防汛專用袋、防汛用布、防汛木材、防汛塊石等30余種防汛物資,價值達1億元,全省防汛物資儲備價值超過2億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防災減災工程體系建成
經過多年努力,全省防洪抗災標準普遍得到提高,基本建成流域與區(qū)域相配套的防災減災工程體系,成功應對歷次重大洪澇災害,發(fā)揮顯著的減免災效益;窘ǔ煽缌饔蛘{水工程體系,依托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和引江濟太三大跨流域調水系統(tǒng),實現了長江和淮河、太湖流域之間水資源互濟互調。多年來,三大調水系統(tǒng)年均跨流域調水規(guī)模達120億立方米以上,相當于全省用水總量的1/4,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目前,全省已組建5支國家重點防汛搶險機動隊、8支省重點防汛搶險機動隊,與省軍區(qū)組建15支抗洪搶險專業(yè)隊,與省武警總隊組建兩級抗洪搶險梯隊。市縣組建專群結合的巡堤查險搶險隊伍70萬人!苯K省防辦副主任盛家寶說,為模擬防汛搶險演練實戰(zhàn)氛圍和仿真環(huán)境,省防辦正加緊建設省級防汛搶險訓練場,預計今年底基本建成。
防汛防旱,在江蘇已經用上信息化手段。防汛視頻會商系統(tǒng)實現省市縣三級互連互通,張家港、常熟等11個縣市延伸至鄉(xiāng)鎮(zhèn),實現了“省市縣鄉(xiāng)”四級聯網。省工情中心、13個市工情分中心、全省852座小型水庫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統(tǒng)均已建成。江陰、大豐等26個縣級自建信息采集系統(tǒng),高淳、太倉等18個縣級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tǒng)建成;基于衛(wèi)星動中通技術的防汛防旱移動式應急指揮所建成投入使用。這些都標志著全省防汛防旱決策指揮及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
“目前,全省上下各防汛部門已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張勁松說,各地防汛防旱部門將全面執(zhí)行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強化預測預報預警,加強防汛備戰(zhàn)工作督查,抓好防汛搶險演練,實施防汛防旱精準調度。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