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4月29日訊(記者
武年豐 通訊員
王旭)4月26日,山西省2011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在臨汾市洪洞縣召開。會議對2010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情況作了總結,對“十二五”期間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思路及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省防指副總指揮、水利廳副廳長裴群出席會議并講話,臨汾市副市長鄭中夏出席會議并致辭,省防辦主任李乾太作了題為《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面推進防汛抗旱工作跨越發(fā)展》的工作報告。
“十一五”以來,山西省氣候異常,極端天氣頻發(fā),防汛抗旱形勢十分嚴峻。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和支持下,全省防指系統(tǒng)全力推進下,各級防指全面落實了防汛抗旱責任制,深入推進了“防、撤、搶”體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落實責任,全力搶險,成功應對了2007年7.29大水,2010年“8.9”汾河洪水、“8.19”晉城北石店洪水、“9.19”呂梁洪水等洪水過程,有效應對了2009、2011春季特大干旱,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
“十二五”期間,山西防汛抗旱工作將全面貫徹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全面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確保全省大中河流、大中型水庫、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證小河流、小水庫、邊山峪口以及淤地壩、尾礦庫和鄉(xiāng)村、學校、企業(yè)、重要公共設施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全力做好嚴重干旱和特大干旱情況下的生活、生產(chǎn)和生態(tài)水資源配置,最大程度地減輕水旱災害損失,為山西轉型跨越發(fā)展提供防洪、供水安全保障;窘ǔ扇115個縣(市、區(qū))山洪非工程措施預警體系和群防群測體系;把全省115支縣級抗旱服務隊建成防汛搶險、抗旱送水擴澆、農(nóng)村飲水安全管護一體的綜合服務和應急保障組織;到2015年全省抗旱服務隊擴澆旱地能力達到200萬畝/年,送水能力達到1萬噸/日,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總額達到1億元。
同時,在全省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基礎上,山西省“十二五”期間還將基本建成全省防汛抗旱五大體系,即覆蓋全省山洪災害防治區(qū)的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和群測群防體系;覆蓋全省重點河流和水庫的防汛實時監(jiān)測監(jiān)控體系;建成協(xié)調(diào)有序、指揮高效的省市縣防汛指揮體系;建成機動靈活、迅速快捷的防汛抗旱搶險救災體系;建成程序合法、調(diào)度規(guī)范的特大干旱期應急水資源配置體系,全面提升全省防御水旱災害的能力水平。推進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
2011年,山西省防洪保安工作將突出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工作;二是突出抓好河道水毀修復和清障工作;三是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四是突出抓好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組織工作。省防辦要求,各地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積極推行防汛抗旱“兩個轉變”,及早部署,狠抓落實,認真做好防汛抗災準備工作,全面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強防汛宣傳教育,強化群眾防汛觀念,堅決實行責任事故追究制,嚴格執(zhí)行信息報送制度,扎實做好防汛檢查,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切實做好抗旱工作,全力推進全省防汛抗旱事業(yè)的新跨越,為山西經(jīng)濟社會轉型跨越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會議期間,臨汾、大同、運城、晉城四市代表分別作交流發(fā)言,與會代表還現(xiàn)場觀摩了洪洞縣洪安澗河綜合治理工程和大槐樹鎮(zhèn)秦堡節(jié)水園區(qū)。山西省11個市水利(水務)局分管副局長、防辦主任,省水利廳相關處室和直屬單位負責人,省萬家寨引黃工程管理局、黃河萬家寨引黃工程樞紐有限公司、山西黃河河務局等邀請單位負責人等90余人參加了會議。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