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至7日,“行走黃河看水利”中國作家協(xié)會黃河采風團來到山東東營考察黃河河口。母親河的雄渾壯闊,新中國的治水成就,激發(fā)著作家們的靈感,大家一邊感覺一邊創(chuàng)作。
一
行走黃河看水利,千古興亡一河聚。波濤載起民族情,匯入渤海造新地。
二
黃河亦曾斷洪流,事關民族偉業(yè)休。而今調水又控沙,喜見刀魚復回游。
三
萬里黃河東入海,至此方知水生財。年積良田二萬畝,寸土寸金水中來。
四
領袖期盼走黃河,獨騎溯源吟壯歌。今日我輩沿途走,追思前賢感慨多。
——洪波于山東黃河入?
黃河口二題
一
根石扎根黃河岸,坦石坦臥黃河灘。垛垛備石如碉堡,只待洪峰戰(zhàn)一番。
二
禍福預測真國土,縮龍成寸有高人。黃河模型今在手,數(shù)字掌控夢成真。
――洪波于東營觀大堤及模型館有感
行走黃河看水利:立夏日赴東營
劉功業(yè)
6日立夏。早上從濟南出發(fā)是8點鐘。出濟南沿著濟青高速一路東行。車子輕快的行駛著。從魯中到魯東,穿越著廣闊的平原。
告別春天,迎來盛夏。天氣馬上就熱了起來。路上的風景,樹木蔥蘢,綠意更濃。田野里,麥苗兒也更加油黑粗壯。打開車窗,有風吹進來,帶著清香。不用細品,這香味兒竄鼻子。路邊,有槐站著,槐花雪白,掛滿一樹。馬上就想起了老家童年香甜的槐花餅。今天就路過我的老將賈淄川。但不停。路外,是溫馨的院落和村鎮(zhèn),有泡桐樹,葉子還是嬌嫩的芽尖,紅艷的花,卻也是掛滿一樹。比槐花更大;被ê团萃┗,成為進入夏天的標志,讓農舍和鄉(xiāng)鎮(zhèn)泡在花香里。讓我們的一路行走,也浸潤在花香里。
我和作家出版社紀實文學室主任賀平女士坐在一排。她講著去年編輯出版中國治水史的經歷。高洪波書記幾次提到這部巨著。她接到250萬字的稿子,看了幾遍,寫出了按照流域體系來劃分欄目,歸類文章的編輯意見。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龐雜無序的文章一下子就清晰了,這就是編輯的能力體現(xiàn)吧。這也是去年全國作協(xié)調集名家,編輯出版的重頭書。反響很大。
她的祖籍,是山東掖縣,現(xiàn)在的萊州市。母親高壽,在北京家里要說兩種話,掖縣話和普通話。而外祖母和奶奶,就只說家鄉(xiāng)話。她小時候經常回老家。說起童年的經歷和老家的吃食,都有一種懷念和親切。這次黃河行,就顯得更有鄉(xiāng)土的熟稔和熱望。四川達州老家的周李立,也熱愛著山東的煎餅。那種香甜,至今懷念。這次創(chuàng)聯(lián)部的高偉,是整個行動的組織者。他和小周,承擔了行動的許多繁雜事務。
車上的大家的話題,更多的都是圍繞著黃河。
在鄒平服務區(qū)休息一會。就從青州出口拐向北行。一路上,看到壽光和蔬菜基地和各種大規(guī)模的塑料大棚。這是供應北京的農業(yè)綠色生態(tài)基地。白色的大棚,蔚為壯觀。天空無云。能感到一種熱力,從泥土里升騰。
從青州到東營,要跨越淄河、小清河、孝婦河。這都是伴隨了我的童年和成長的河流。從沂蒙山的泉源流淌而下。有些支流,曾經是奔騰的季節(jié)河和空空的石灘地。而到了將要入海的時候,似乎已經舒緩而沉穩(wěn)了許多,水波瀲滟中,有了深度和寬度。捋著這些已經平靜下來的河流,像看著手掌上那些隱現(xiàn)于皮膚下的血脈。
天氣很熱。有些夏天的感覺,似乎比夏天還熱。有風。帶著清香,從車窗外吹過。田野里,一片青綠,麥苗兒變得更加油黑粗壯。路上,最顯眼的是兩種花,一種是泡桐花,一種是槐花。李良說,最河南,桐樹可是好東西了,打衣柜,可以做底板和背板,輕而韌,不易裂。而童年的槐花餅。
在東營服務區(qū)商店,我看到了用玉米皮做的針線簸籮、杌凳、簸萁等,很親切。但有些編制的花樣,早已進化了許多,時尚了許多?次夷欠N興奮,山東河務局的周局長介紹著。高洪波書記欣賞著工藝精細的淄博陶瓷制品,陶瓷,這個讓中國響遍世界歷史的詞語,永遠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像我們現(xiàn)在行唄的這條黃河。
安頓住下后,下午接著就去看黃河。下午的黃河,一個是利津縣的黃河大橋,和橋下的黃河大堤。雄偉的雙塔斜拉橋,是這里繁忙的交通要道。而被茂密的樹林所圍護著的綠色黃河,已經建成e龍一處處生態(tài)旅游勝地,宣傳水文化的場所。這處黃河外灘,顯然是吸引人的地方。堤上樹林里,坐著幾個老人,面朝黃河,閑散的聊著,扯著閑篇。我們聽著河口管理局的介紹,看著那些港汊紛亂,而又目的歸一的河流,那些講述,變得更加生動起來。
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徐乘副主任,父親就是治黃老專家。他也在這條河流上一直奮斗著。他感慨的說,都說黃河是母親河,可在他們眼里,更像是干娘,因為,守著黃河缺水,是最大的心病。他用最簡潔的話語點出了黃河的關鍵。著其實就是八個字:水大,水小,水渾,水濁。八個字,這就是他們工作的全部重心。
水大,指黃河容易泛濫,發(fā)生洪災。黃河防洪,永遠放在第一位。
水小,是隨著現(xiàn)在生活的發(fā)展和提高,涉水用水量迅猛增加,黃河的徑流量越來越不夠用了。甚至,有時候連維持基本的生理流量都困難。科學的調水,引黃濟津,保證京津大城市的用水,這些年工作量也加大了,難度更加大了。沿途的蒸發(fā)和損耗,一直難以解決。
水渾,是黃河攜帶泥沙量巨大,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渾河。調水沖沙,也成了科學客體,他們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就包含了他們黃河水利人的心血。
水濁,是指黃河流域近些年來隨著工業(yè)項目增多,經濟發(fā)展,水域污染日益嚴重,也需要通過科學手段和加大環(huán)保力度,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族的保水護水意識。
接著,又去看了墾利縣的義和莊險工。也就是一號壩。從那些險工險段,感嘆著中國歷代治水人的技藝和方略。又看了正在建設中的東營市里的黃河模擬工程。想起5日從北京出發(fā)的時候,李國英副部長講的三條黃河。一條是現(xiàn)實的黃河。一條是模擬的黃河,一條是數(shù)字的黃河。模擬的黃河,就在東營,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今年已經完成主體土建工程,明年進行室內的施工和設備安裝。是東營市支援了 1000畝地,勝利油田捐助5000萬元建設的。這是一座東營市的舉動的球狀標志性建筑有點像天津的水滴。半球是海藍色,半球是灰色。另有一條條狀水道。采用德國技術,通過模擬黃河入?诘牡乩砗臀锢砬闆r,進行綜合分析。這是世界上第一座用人工模擬方法,再現(xiàn)河流入海的水工狀況,進行技術設計和科研的最大建筑和專用研究機構。
黃河故道,土地肥沃。黃河干流,入海急切。泡桐花和槐花,爛漫的開放著。河堤上新栽的銀杏樹,也成了一道道風景。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在這銀杏林里看黃河,講文化,聽故事了。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