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鄉(xiāng)市泉塘鎮(zhèn)山坳村清淤擴容后的山平塘
中國水利網站9月21日訊 湖南省湘鄉(xiāng)市泉塘鎮(zhèn)山坳村因地勢呈斗笠狀而得名,特殊的地形導致村里根本存不住水,一下雨水就白白流走了,遇水則澇,遇旱則干,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除了靠天吃飯外,山坳村只能從韶山灌區(qū)二級提水,全村良田每年光電費就要5萬多元,平均1小時電費就要100元。
“今年全村投入6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40萬元,村民投工2000多個,共完成高標準渠道防滲1500米,骨干大山塘清淤擴容26口,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積940畝。原來只種單季稻的水田全部改種雙季稻,預計全村糧食增產將超過8萬斤。”山坳村村支書陳友桃說。
對山丘區(qū)老百姓而言,山平塘可謂是農業(yè)灌溉必不可少的水利基礎設施和主要抗旱水源,一般灌溉幾畝、幾十畝、幾百畝不等。由于灌溉渠道短,水的利用系數高,只要山塘有水可放,即可滿足該片區(qū)域農田灌溉之需。
據悉,湖南省湘鄉(xiāng)市共有山平塘61500口,由于年久失修,多年來基本處于“只用不管,只用不建”的狀態(tài),淤塞老化嚴重,蓄水能力逐年下降,灌溉效益日益衰減,嚴重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和農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好比一只碟子,盛不了多少水。
可以說,山平塘清淤擴容是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的一項重要工作。2010年,湘鄉(xiāng)市開始對全市山平塘進行大規(guī)模地清淤擴容工作。完成總投資4100萬元,山平塘清淤擴容2000口,加固、整修骨干山塘15000口,新增需水量1384萬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積23418.6畝,新增灌溉面積4250畝,大大改善了農業(yè)灌溉條件和農村生產生活,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山平塘整治后再也不用去韶山水庫提水了,節(jié)省了時間和勞力。現(xiàn)在有水種植雙季稻,全家9口人9畝地,多種一季就多1萬元收入。另外,我家當家的還能踏踏實實地外出打工,多掙點錢!苯衲64歲的山坳村一組村民龍佩英激動地告訴記者。
陳友桃說,山塘清淤擴容至少有五大好處:一是增加了蓄水量,山坳村26口山塘整治增加需水量達4萬立方米。二是有利于防汛,減輕防汛排澇壓力。三是改良了土壤。清淤出來的淤泥鋪到稻田里,就是上好的有機肥,為農業(yè)豐收創(chuàng)造了條件。四是改善了水質,改善了農村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五是減少了用水矛盾,為平安水利創(chuàng)造了條件。
如今,山平塘清淤擴容工程已經成為湖南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大亮點,大大改善了農村干旱死角區(qū)的灌溉條件,增強了旱澇保收能力,為全省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因地制宜興建中小型水利設施,支持山丘區(qū)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記者從湖南省水利廳了解到,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以及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今后湖南省還將大力開展骨干山平塘清淤擴容和溝渠疏浚等水利設施配套改造工程。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