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報記者 王迪 陳鋒 通訊員 孫文昀
“達維”正面登陸后掉頭就走,“蘇拉”外圍影響,擦身而過,隨即,“?庇智捌秃罄^,洶洶而來。這個8月,對于江蘇而言,注定是不平靜的。
8月2日,第10號臺風“達維”登陸江蘇響水縣陳家港鎮(zhèn),與第9號臺風“蘇拉”對江蘇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形勢十分嚴峻。正當“達維”一路北上減弱對江蘇影響時,第11號臺風“海葵”又接踵而至,于8日3時20分在浙江省象山縣登陸,攜10級以上風圈進入江蘇后緩慢移動,造成了比“達維”更持久的風雨影響。
短短一周內,江蘇連續(xù)遭受三次臺風影響,尤其是“?睂K長江以南及淮北部分地區(qū)造成較大影響,無錫、蘇州、常州、南京、連云港等地出現(xiàn)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太湖、洮湖、滆湖等河湖超過警戒水位,大運河鎮(zhèn)江以下全線超過警戒水位。
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在國家防總、水利部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部署指揮下,各級黨委、政府緊急動員,精心組織,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各級防指超前部署,充分準備,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xié)作,群眾積極配合,全民參與,全省上下齊心,軍地聯(lián)防,共同書寫出防御臺風零傷亡的江蘇篇章。
鐵桿政策——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
面對臺風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國家防總分別就三次臺風召開異地視頻會商進行防御部署。
在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分別多次對臺風防御工作作出批示!皩幙蓚涠挥茫豢捎枚粋洹;“切實落實責任到各級”;“我們一定要打好防臺抗臺這場硬仗”……一連串的重要指示,一直在省防汛指揮中心回響,一場與臺風賽跑,搶時間、比速度的特殊競賽,在全省迅速展開。
8月2日,“達維”來臨前,省防指晝夜持續(xù)作戰(zhàn),連續(xù)召開5次會商會,密切關注臺風最新動向。省水利廳廳長呂振霖帶隊奔赴沿海一線,現(xiàn)場指揮。6日,面對強臺風“?眮硪u,省長李學勇趕赴抗擊臺風第一線無錫、蘇州,靠前指揮。副省長徐鳴先后三次主持召開防臺會商會。8日,羅志軍又來到省防指檢查指導,當日徐鳴也緊急帶領工作組至宜興等地一線指揮。
7日,隨著臺風“?睂K的影響逐步加大,省防指決定于當日16時起啟動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這已經(jīng)是一周以來,江蘇第二次啟動Ⅱ級應急響應。
8日晚,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位于江蘇省水利廳24樓的防汛指揮中心徹夜燈火通明,電話“叮叮!表憘不停。副省長徐鳴在此坐鎮(zhèn)指導,防汛值班人員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此時在無錫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莉新堅守在市防指,雙眼緊盯大屏幕,與防汛人員一起研判臺風最新走向。在宜興市,市長張立軍坐在市防指的辦公室里翻閱資料,了解人員安置情況,絲毫不敢松懈。在宜興市張渚鎮(zhèn),鎮(zhèn)防指負責人組織成員單位和防汛搶險隊伍,全力開展各項防御工作。
這是江蘇省防御臺風的省、市、縣、鄉(xiāng)四級防臺組織體系。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完善的預案體系與責任體系、基層防御力量和搶險物資儲備……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形成了一張“抵御”臺風的巨網(wǎng)。此前第10號臺風“達維”在江蘇響水縣登陸后,江蘇也是憑借這張強大的網(wǎng),展開各項行動。
“雨點就是命令,我們肩負著百萬市民的安全,必須時刻調度工程,搶排澇水,馬虎不得。”無錫市北塘聯(lián)圩閘站工程管理所所長俞俊勇一臉疲倦地說。他已經(jīng)兩天兩夜沒合眼。
在江蘇,人人頭頂,都高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從省委書記、省長,到市委書記、市長,到縣委書記、縣長,再到基層鄉(xiāng)鎮(zhèn)干部,這些“一把手”們與大家一同沖鋒在第一線。省委書記多次召集會商,省長前往一線靠前指揮,省政府下發(fā)防御臺風緊急通知,省防指派出多個工作組檢查指導。全省各地全面落實防汛防臺責任制,各級防臺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領導24小時帶班,沒有人敢掉以輕心,沒有人敢小視臺風的威力。
科學決策——精準及時的水利工程調度
8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無錫江尖水利樞紐控制房,轟隆隆的機泵聲灌入耳廓,3臺20立方米每秒的豎井式貫流泵機組,正滿負荷運行。
無錫市水利局副局長繆學軍說:“作為防洪大包圍骨干工程之一,一旦無錫南門水位達到4.2米,江尖泵站就會預降水位或搶排,以保證城區(qū)防洪安全!迸_風來臨,全市各排澇閘站進入一級戒備狀態(tài),實行雙人雙崗24小時值班制,全市多個水利樞紐24小時累計搶排澇水約1000萬立方米。
在常州,魏村等骨干水利樞紐也沒有歇著。8月6日前,沿江各水利樞紐的涵閘還在引長江水入內河,6日起關閘停止引水,嚴控河網(wǎng)水位,8日起調度魏村泵站、澡港等沿江大型泵站全力抽排澇水。從引到排,幾乎是一鍵轉換,市防指根據(jù)臺風走向和雨情水情變化及時調度。
臺風期間,江蘇省防指通過科學決策,積極加強對江河湖庫水利工程的調度管理,有效降低了臺風造成的影響和災害損失。
江蘇省防汛指揮中心直接通過現(xiàn)代化的防汛抗旱指揮系統(tǒng),實時了解全省80個重點水利工程和6個移動視頻監(jiān)控點的情況,并進行分析會商。這是一雙雙科學決策、部署調度的眼睛。
科學的研判部署,離不開精確的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背后,是水文人加班加點、不眠不休的奮戰(zhàn)。臺風來臨期間,江蘇各水文局實行24小時值班待命,并且每小時將測得的流量、水位等水雨情信息及時分析編發(fā)。
提前調度預降河湖水庫水位,加大沿江閘站排水,嚴控太湖水位,全力搶排預降里下河地區(qū)河網(wǎng)水位……江蘇沿江大型涵閘及泵站排水流量達831立方米每秒,排水總量5300萬立方米,有力支持了蘇錫常地區(qū)中心城市的排澇工作。
8日下午,太湖大堤邊,10級狂風夾著暴雨撲面而來,打在臉上能清晰地聽見“啪啪”的聲響,三四米高的大浪洶涌澎湃地向腳下沖過來,讓人不免為這綿長的太湖大堤捏了把汗。
當?shù)厮块T卻淡定自若,因為大堤的堅固程度已經(jīng)今非昔比。在太湖宜興八房港段,宜興市水利農機局局長徐球介紹說:“太湖大堤宜興段經(jīng)過加固后,高達7.8米,而目前水位才3米多,2005年‘麥莎’正面來襲時,大堤抵擋住了11級大風,稱為‘固若金湯’都不為過!边@凸顯出江蘇近年來加大水利投入、強化水利工程作用的成效十分顯著。
同時,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繼續(xù)逐座水利工程、逐段堤防、逐個水庫大壩,落實巡查值守責任制。
在宜興市大型水庫橫山水庫,巡查小組長黃愛新帶著3名巡堤查險人員,穿著雨鞋雨衣,手持鐵鍬、竹竿,來回巡查著4090米的大壩,一絲不茍地觀察著背水坡的動態(tài)。據(jù)水庫管理所主任陳國強介紹:“橫山水庫前期水量不足,正好調蓄臺風帶來的降水,但一旦水位超過34米,我們會及時調度,開閘泄洪,保障庫區(qū)安全。同時,我們在臺風來臨期間,加強了對堤防的巡查保衛(wèi)!
人本理念——萬無一失的人員轉移安置
8月,東海海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蘇在以人為本、科學防臺的正確理念指導下,在狂風巨浪的襲擊下,沒有出現(xiàn)一起人員傷亡事故,社會秩序基本正常。
“全力做好防御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笔∥瘯浟_志軍在批示中著重強調。整個防御過程中,江蘇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人是一切工作的首保對象。
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在會上反復強調“該撤的人員一定要全部撤出!”省防指在第一時間下發(fā)緊急通知,要求所有漁船和運輸船舶立即歸港停航,要迅速組織撤離,受臺風影響范圍內的城市建筑工地全部停工,危險廣告牌悉數(shù)拆除,沿;@區(qū)所有危化品倉庫進行加固處理,應急搶險隊伍隨時待命。
應對“達維”,江蘇省共轉移10.6萬人,召回船只8900艘。應對臺風“?,截至8月10日,江蘇全省共轉移18.50萬人,召回船只近1.9萬艘,停工工地3987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該省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三次臺風都影響到江蘇,而人員轉移這項常規(guī)動作則一脈相承。有人在,就有一切。在防御臺風面前,提前轉移是一個好辦法!苯K省防辦副主任李春華介紹說。
臺風“達維”到來前,江蘇省、市、縣三級防指及時發(fā)布臺風信息和防臺知識,接聽群眾咨詢電話,有效實現(xiàn)了與群眾互動交流,穩(wěn)定了群眾情緒,消除了恐慌心理,轉移出來的居民都得到妥善安置。
8月2日,響水縣村民張文艮在收到縣防指發(fā)出的第三次短信后,果斷帶領全家老小撤到集中安置點。當晚“達維”來襲時,他家屋頂被臺風掀翻。回想起來,老張激動地說:“幾條短信,救了我家?guī)讞l生命……”
同一時刻,在連云港贛榆縣某安置點,約150人坐在簡易地鋪上交流,漁民林長秀自責地說:“我家住在海堤附近,本來是不愿意來的,是下午管委會人員強行將我用車拖到這里,后來聽說我們那一帶海邊浪高7米,真嚇人!”
在受“海葵”影響重點區(qū)域之一的無錫市,其所轄宜興市的山區(qū)防洪保安情況,牽動了全省人民的心。
8月8日一大早,宜興市太華鎮(zhèn)水利站站長周平就接到命令:協(xié)助政府轉移九畝塘下游居民,因為臺風將帶來強降雨,而該塘沒進行過除險加固。喇叭聲、銅鑼聲、口哨聲,聲聲入耳,上傳下達指令,挨家挨戶做工作,聯(lián)系安置點和車輛,周平在狂風大雨中度過了忙碌的一天,最終600多名村民一人未漏,全部成功轉移。第二天他回憶說:“聽說太華鎮(zhèn)降雨量達到269毫米,是有記錄以來臺風造成的最大降雨量,好險。⌒姨澣罕姸嫁D移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與太華鎮(zhèn)一樣,宜興市其他幾個鄉(xiāng)鎮(zhèn)病險庫塘下游人員,也被全部轉移,宜興市僅山區(qū)各地就轉移達6000人。這一地區(qū)擁有整個無錫市的19座水庫和30多座塘壩,其中多個庫塘存在病險隱患,提前及時轉移安置群眾,幾乎是最穩(wěn)妥、最行之有效的做法。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突出人員轉移,也是江蘇防御這三次臺風收獲的主要經(jīng)驗之一。船只回港避風,養(yǎng)殖等作業(yè)人員轉移,沿海堤防薄弱和低洼地區(qū)、山區(qū)等重點地區(qū)和關鍵部位群眾轉移安置……江蘇最終實現(xiàn)了“零傷亡、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
協(xié)作精神——部門聯(lián)動全民配合
眾人劃槳開大船,眾志成城防臺風。面對連續(xù)三次臺風來襲,江蘇全省各部門聯(lián)動配合,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地人民努力配合,省防指聯(lián)合海事、漁業(yè)、交通、國土、建設、農業(yè)、環(huán)保、安監(jiān)、電力、通信等部門,共同防臺抗災,形成一股合力,呈現(xiàn)了一幕幕感人場景。
8月8日中午,位于無錫市中心的中山路,道路中心的隔離欄被連排吹倒,交警部門立刻抽調力量扶起護欄。蘇州、無錫等地176條10千伏線路因樹木倒塌等原因跳閘、停運,約13萬居民受到停電影響,兩地電力部門出動近5000人次及時進行搶修。臺風肆虐,各部門的應急行動卻從未停歇。
在省防指的部署下,省氣象部門及時發(fā)布臺風、暴雨預警信息;省海洋漁業(yè)部門組織船只回港避風,加強沿海地區(qū)的巡查監(jiān)督,保證每一條船都回港避風;建設部門加強建筑工地安全檢查,在臺風期間按照規(guī)定停工,避免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電力部門加強防護,搶修電力故障;交通運輸部門及時下發(fā)封湖、封渡、禁航令;海事部門及時發(fā)布長江及海上航行警告;各類媒體在第一時間報道防御臺風的情況。
“臺風‘海葵’今晨在浙江登陸,預計今日起沿江、蘇南地區(qū)有強風和大到暴雨,請減少出門,注意防風防臺避險。(省防指)”8月8日下午1點,在南京郵政部門工作的張先生收到預警短信,當?shù)厮惺謾C用戶基本上都收到了與張先生類似的短信。在應對“?边^程中,省防指聯(lián)系通信部門,協(xié)調各家運營商發(fā)送預警短信,僅省一級就發(fā)送短信5026萬條。
利用新聞媒體、手機平臺滾動播報和發(fā)布臺風最新動向及預警短信,成了江蘇每次防御臺風過程中的必要措施之一,這一措施也贏得了群眾的支持,紛紛參與到防御臺風工作中來。
在防御臺風“海葵”期間,江蘇省防汛、氣象、水文、海洋漁業(yè)等部門,建立每日會商的聯(lián)合工作機制,密切監(jiān)視臺風動向,加強分析研判,超前作出預測預報。多方會商分析得出的準確信息,為防汛指揮部門科學決策、啟動各項預案、發(fā)出各項指示提供了充足、科學的決策支持。
駐蘇部隊全力支持。省軍區(qū)派出由副司令員和副參謀長分別帶隊的兩個指揮所,進駐臺風可能影響地區(qū);緊急調動舟橋旅2個營官兵前往防臺前線;3個軍分區(qū)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省武警總隊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派出4個指導組深入重點地區(qū);制訂多套用兵方案,組建了12支機動隊伍。
8月10日上午,“海葵”對江蘇省大范圍的風雨影響已基本停止,當日18時起,省防指結束了持續(xù)3天的全省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
臺風過境,無錫、南京等市的各大公園景區(qū)恢復開園,人流如織,一些景區(qū)蓄積的水量充沛,反倒成了盛夏時節(jié)市民玩水的好去處。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2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