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尤珍 張怡
6月7日入梅以來,太湖流域多地暴雨頻襲。截至7月5日8時,太湖流域面雨量達334.4毫米,比流域多年平均梅雨量多53%。受降雨影響,太湖水位快速上漲,6月28日8時突破警戒水位3.80米,7月2日8時漲至今年最高4.0米,太湖發(fā)生今年第1號洪水。同時,地區(qū)河網水位也漲幅明顯,部分站點超過保證水位,甚至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流域北部地區(qū)發(fā)生嚴重內澇,防汛抗洪工作面臨重大考驗。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太湖防總把確保全流域防汛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反應,精心組織,全面統(tǒng)籌流域排洪和區(qū)域排澇工作,科學精細調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抓緊時機搶排太湖洪水,全力打好這場抗大洪、搶大險的攻堅戰(zhàn)。
提前周密部署
從上到下密織“防汛網”
入梅后的幾場強降雨威力巨大,太湖防總始終沉著應對,一切防汛抗災工作都在周密部署下展開,有力有序。
依據《太湖防總防汛抗旱應急響應工作制度》,太湖防總于6月27日20時啟動防汛Ⅳ級響應,6月28日12時起,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提高到Ⅲ級。
在此期間,太湖防總不斷加強應急值守、滾動會商和預警預報。太湖局領導坐鎮(zhèn)指揮,組織滾動會商,分析流域形勢,安排部署各項防御工作。太湖防總辦加強與中國氣象局華東區(qū)域氣象中心會商,抽調防汛專家和技術骨干及時分析流域汛情變化,提出防御工作建議。此外,太湖防總發(fā)出通知,要求流域各省市進一步加強防汛工作,并先后派出工作組赴江蘇、浙江等地協(xié)助指導防汛工作。
太湖局系統(tǒng)各相關部門、單位的防汛抗洪動作也從未停歇,每天有不少外業(yè)同志頂風冒雨奮戰(zhàn)在防汛第一線。太湖流域水文水資源監(jiān)測中心監(jiān)測人員冒著瓢潑大雨奔赴現場開展水量水質應急監(jiān)測,取得了大量的重要數據,為太湖防總指揮決策提供及時可靠的監(jiān)測信息。蘇州管理局不斷加強太浦閘和望亭水利樞紐高水位情況下的運行管理,并開展望虞河、太浦河等工程巡查,了解沿線工程運用情況和堤防險情。水文局(信息中心)做好各項防汛系統(tǒng)的維護管理,事業(yè)中心做好防汛車輛調配和后勤綜合保障工作。與此同時,太湖防總還派出水文局和水利發(fā)展研究中心等單位技術人員開展實地洪水調查,為后續(xù)開展太湖防洪風險研究等工作收集第一手資料。
從上到下密織的這張“網”,為防汛抗洪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
在精細調度中彰顯智慧
防汛抗洪是一場攻堅戰(zhàn),也是一場持久戰(zhàn)?茖W調度水利工程,全力排洪排澇是這場戰(zhàn)役中最重要的關鍵點。特別是太湖流域寸土寸金,又地屬平原河網地區(qū),水流循環(huán)往復,受高潮位頂托排水不暢等因素影響,開展調度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不言而喻。面對困難的局勢,太湖防總主動加強與流域有關省市的溝通,積極爭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統(tǒng)籌,科學調度,精細調度,充分彰顯了太湖水利人的勇氣和智慧。
早在首輪強降雨到來之前,太湖防總就根據天氣預報情況,提前進行了安排和部署。6月12日,太湖防總發(fā)出調令,要求望亭水利樞紐全力排水,提前騰出太湖庫容,為調蓄即將到來的強降雨作好準備。6月15—17日,太湖流域迎來了入梅后的首輪集中降雨過程,流域面平均雨量118.9毫米,因暴雨中心位于武澄錫虞區(qū)(主要為常州、無錫等地區(qū)),導致江南運河和望虞河水位暴漲,局部內澇嚴重。太湖防總于6月17日發(fā)出調令,關閉望亭水利樞紐暫停排泄太湖洪水,同時要求常熟水利樞紐閘泵聯合調度全力排水,開足馬力搶排區(qū)域澇水,努力降低武澄錫虞區(qū)河網水位,減輕區(qū)域防洪壓力。直至6月20日,江南運河和望虞河水位明顯下降后,太湖防總才調度望亭水利樞紐重新開啟進行排水,有效兼顧了流域排洪和區(qū)域排澇。
6月26—27日,太湖流域再次經受強降雨過程襲擊,面平均雨量84.4毫米,暴雨中心依舊位于武澄錫虞區(qū),江南運河和望虞河水位再次陡漲。對此,6月27日太湖防總再一次進行了類似的調度。
而在另一個流域骨干水利樞紐——太浦閘調度方面,為優(yōu)先排泄杭嘉湖地區(qū)澇水,太湖防總于6月21日21時要求太浦閘排水流量從400立方米每秒壓減到50立方米每秒;6月22日16時,隨著杭嘉湖地區(qū)水位明顯下降,太湖防總才將太浦閘排水流量加大至按200立方米每秒控制,在浙江省防指的大力支持下,于6月25日10時進一步加大排水流量直至按400立方米每秒控制,抓緊降雨停歇的間隙乘潮搶排太湖洪水,盡快降低太湖水位。7月6日上午,考慮到后期可能到來的臺風和梅雨,太湖防總調整太浦閘下泄流量由400立方米每秒減至50立方米每秒,為杭嘉湖地區(qū)防洪排澇提前“減負”。
此外,沿長江和杭州灣各閘均全力投入運用,搶排地區(qū)澇水。據統(tǒng)計,6月7日入梅以來至7月6日8時,通過望亭水利樞紐、太浦閘分別排泄太湖洪水2.2億和6.1億立方米,通過沿長江各閘外排洪澇水15.8億立方米,通過杭嘉湖南排工程排泄洪澇水4.6億立方米,為搶險救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梅雨臺風可能“碰頭”
直面更嚴峻考驗
7月5日起,隨著梅雨帶北抬,太湖流域又迎來新一輪的降雨過程。今年第9號臺風“燦鴻”、第10號臺風“蓮花”、第11號臺風“浪卡”于近期先后生成,其中第9號臺風“燦鴻”強度正在不斷增強,有可能登陸浙閩沿海,將帶來較嚴重的風雨影響。受梅雨帶和第10號臺風“蓮花”共同影響,預報未來3天太湖流域將有暴雨到大暴雨。
目前,太湖及流域河網水位居高不下,梅雨帶依然在太湖流域上空徘徊,若臺風攜狂風暴雨而至,無疑將使已經非常嚴峻的太湖流域防汛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太湖防總7月6日再次組織會商,與華東區(qū)域氣象中心專家共同分析、研判當前太湖流域防汛、防臺風形勢,部署下階段防汛防臺風工作。太湖防總要求,要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精神,打好這場防汛防臺持久戰(zhàn)。一要密切關注梅雨、臺風相遇的特殊情況,加強滾動預報,密切注意臺風路徑變化和對浙閩地區(qū)帶來的風雨影響,做好隨時派出工作組的準備。二要統(tǒng)籌“三個安全”,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時兼顧供水和水生態(tài)安全,加強監(jiān)測,切實掌握近期入湖水質情況。三要提前做好超標準洪水防御準備工作,沿長江、南排工程要繼續(xù)全力排洪。鑒于目前嘉興水位偏高,要協(xié)調江蘇防指,抓緊開啟望虞河東岸口門分流洪水。四要確保高水位情況下的工程安全運行,分析太湖流域險工險段情況,實地了解掌握當前工程薄弱環(huán)節(jié)。五是繼續(xù)加密輿情監(jiān)測分析,加強輿論引導。
目前,太湖防總及流域各省市正嚴陣以待,堅決打贏這場抗大洪、搶大險的攻堅戰(zhàn)役,不負流域人民的重托。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