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手持取沙工具走進河道取水

用全站儀校準

測量水位

工作人員無線遙控雷達波定位測量驗流速儀

測量含沙量

準備測量水深和流速
□記者 魏永平 通訊員 李繼紅 蘇亞兵 盧凱
安裝好設備,設定好數(shù)據(jù),輕輕敲擊筆記本電腦鍵盤,雷達波定位測驗流速儀沿著纜道向河對面緩緩移動,趙城水文站站長張文雄目不轉睛地盯著計算機屏幕。
趙城水文站是汾河中下游干流控制站,位于汾河中下游的洪洞縣趙城鎮(zhèn)西街村西。集水面積為28676平方千米,控制河長484千米,平均河道縱坡為1.7‰,至入黃河口距離210千米。該站控制汾河義棠——趙城區(qū)間的徑流量、輸沙量,肩負著水位、流量、含沙量、水溫、冰凌、蒸發(fā)、降水量、墑情、水質等項目的水文測驗及資料整編任務,擔負著中央、省、市及汾河下游有關單位的水情、雨情、墑情報訊任務,為各級領導防汛抗旱、抗洪救災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實時水情信息。
進入7月份以來,趙城水文站上游普降暴雨,累計降雨量達260多毫米,這一數(shù)據(jù)相當于往年雨量總和的一半多。7月8日,趙城站監(jiān)測到洪峰流量為240立方米每秒。而7月19日,山西省遭遇罕見的強降水天氣,全省109個縣市都出現(xiàn)了降雨,47個縣市有暴雨,全省5個縣市達到了大暴雨的量級;19日16時,該站監(jiān)測的洪峰流量為425立方米每秒;22日19時,該站監(jiān)測的洪峰流量達480立方米每秒,而這一數(shù)據(jù)是近6年最大的一次。
“可能很多人見過這個標尺,但很少有人會留意它!弊呦碌虊,趙城水文站工作人員宋則紅站在河道邊紅黑相間的標尺前,認真記錄水位數(shù)據(jù)。透過幾天前暴雨留下的洪痕和岸邊的沖刷物,仍然能夠感受到當時河道中洪水的肆虐。他笑著告訴記者,這個標尺與當?shù)丶跋掠纬鞘邢⑾⑾嚓P。因為這個標尺經(jīng)歷和記錄著河水的每一次漲落,記錄著每年汛期最重要的水位高度。
收好記錄本,宋則紅穿上厚厚的防水褲,手持取沙工具毅然走進河道,他兩腿站穩(wěn),保持身體平衡,將取沙用的水瓶浸入水中。取回水瓶,宋則紅馬不停蹄進行檢測。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時間,但他已經(jīng)汗流浹背。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每天24小時值班,每兩小時向分局、省局匯報一次實時水位、流量!睆埼男劢榻B,雖然全站僅有3名工作人員,但大家分工明確,確保工作萬無一失。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各種電子儀器設備的投入運用,他們的工作量已經(jīng)減輕了很多。
記者從山西水文局臨汾水文分局了解到,此次洪水過程,除汾河趙城站最大流量達到480立方米每秒外,汾河柴莊站最大流量達到466 立方米每秒,沁河北崖底站流量241 立方米每秒,沁河飛嶺站流量367 立方米每秒,沁河衛(wèi)寨站流量388立方米每秒。在這次應急監(jiān)測洪水的過程中,臨汾分局人員經(jīng)受住了考驗,順利完成洪水施測,并將觀測的數(shù)據(jù)擬成水情電報及時上報,使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免受威脅和損失。同時,轄區(qū)內的中小河流水文監(jiān)測系統(tǒng)各站水文纜道等測驗設施性能穩(wěn)定,運行正常,取得了寶貴的實測洪水資料,為今后水文防汛測報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別人下雨往家里走,我們水文人下雨往家外走。”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臨汾分局局長王彥紅介紹,水文站的選址、設立有著嚴格的要求,并不以當?shù)亟煌ê蜕顥l件為轉移,所以很多水文站都設在窮鄉(xiāng)僻壤處,由于需要每天定時上報數(shù)據(jù),所以大家都常年堅守在工作崗位,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山野的綠色映出的恰恰是水文人堅守寂寞的身影。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