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7月6日訊 (通訊員 曾美)安徽蕪湖市全域吃緊,雨情、水情、災情超歷史極值。
一是雨情超歷史極值。6月30日以來,南陵縣水龍山站降雨量731毫米。全市累計平均降雨量超470毫米。無為縣城日雨量198毫米,突破歷史極值。入梅至以來計雨量678毫米,是歷年同期平均水平的3.2倍。
二是水位超歷史記錄。全市所有內河均超警戒水位。青弋江下段、西河、永安河、漳河、花渡河5條內河超保證水位。無為縣西河、永安河、花渡河,青弋江城區(qū)段、漳河上段、峨溪河6條內河超歷史最高洪水位。截至5日11時,無為縣內河全面超保證水位持續(xù)時間超80小時。
三是險情災情極其嚴重。截至7月5日,堤防發(fā)生較大險情251處。千畝以上圩口漫破18個(其中蓄洪區(qū)1個)、潰破2個。全市累計受災人口177.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2萬公頃,倒塌房屋987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30.6億元。
蕪湖市全民動員、全力以赴、全力抗洪搶險。
一是把抗洪搶險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從7月1日開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坐鎮(zhèn)市防指24小時指揮調度,在搶險救援危急時,第一時間趕赴抗洪一線,現(xiàn)場指揮。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各級負責同志分工、分片、分段包保負責,督導抗洪搶險工作。市、縣各級黨委、政府將抗洪搶險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實。
二是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第一位。對居住在超保證水位和險情較嚴重的圩口,長江江心洲、外護圩,地質災害點、尾礦庫和小水庫下游等危險區(qū)域的群眾,逐一進行排查,迅速有序組織轉移。截至5日,全市緊急轉移安置人員9.9萬人。加大防洪安全宣傳預警,增強群眾自;ケR庾R。通過移動、電信、聯(lián)通三大運營商,市防辦發(fā)送400多萬條預警短信到幾百萬手機用戶,提示廣大市民關注汛情、合理避險、注意安全,在危險時及時轉移避險、報警等候營救。
三是眾志成城全力組織抗洪搶險。市委、市政府派出9個工作組,7個技術工作組督導支援險情搶護。4日開始,進駐無為大堤防守,確保長江大堤安全。全市組織了6.5萬名干部群眾、6000多名專業(yè)救援人員、5000余名官兵在抗洪一線參戰(zhàn)。嚴密監(jiān)測險情,確保險情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排除。對251處較大險情,采取外障、削坡、打樁、加子埂、填土方、鋪彩條布等多種措施,目前險情已基本控制到位。
四是及時響應層層壓實防汛責任。面對不斷升級的嚴峻形勢,我們于6月28日、7月2日、5日全市先后啟動防汛應急預案Ⅲ級、Ⅱ級、I級響應,全市各單位人員按照防汛責任制要求,迅速到崗到位。市防指印發(fā)《關于全力以赴做好當前防汛抗洪搶險工作的緊急通知》,對防汛人力、物力、財力準備再檢查再落實。
五是嚴密監(jiān)測排查化解隱患。由于長時間、高水位浸泡,堤防險情不斷、險象環(huán)生,實行全天候、全覆蓋、拉網(wǎng)式排查;對超保證水位的圩口,實行不間斷排查、處理。對重點部位實行24小時看護。對已發(fā)生險情和處置地段加強觀測和防守,備足搶險物資。市公安、安監(jiān)、國土、衛(wèi)生、環(huán)保等部門做好汛期社會治安、;锲饭芾、地質災害防御、衛(wèi)生防疫、水質檢測等。
六是加強引導維護社會穩(wěn)定。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統(tǒng)一發(fā)布汛情信息,公安等部門對編造謠言、惡意傳播不良信息、危害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打擊。利用新聞發(fā)布平臺,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報紙、電視、電臺等媒體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廣泛宣傳抗洪搶險一線感人事跡,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和部隊官兵,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爭取抗洪搶險勝利,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當前,蕪湖市已進入最緊要、最危險、最艱苦的時期。蕪湖市做好應對極端汛情準備、底線思維保證,全市再動員,投入后續(xù)戰(zhàn)斗,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這場硬仗、惡仗、持久戰(zhàn)。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6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