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7月31日訊 針對7月28日7時36分黃河龍門站出現(xiàn)的1996年以來最大洪峰流量7620立方米每秒,陜西省大荔縣迅速反應,科學制定搶險方案,嚴把死守,使得大荔雨林上延工程經(jīng)受住了16年來黃河最大洪峰的考驗。
黃河大荔段全長47.6公里,灘區(qū)面積41萬畝,庫區(qū)居民25萬。其中最險要的地方為黃河大荔雨林上延段,其堤防全長2公里,設計防御能力為當?shù)?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流量,2011年4月建成。工程的建成有效遏制了黃河西倒,防止塌岸失地,保護下游12萬畝耕地及上萬名移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面對黃河上游而來的洶涌洪水,大荔縣緊急啟動了黃河干流Ⅲ級防汛應急響應。7月27日,在工程防汛的關鍵時期,渭南市委書記莊長興、副市長吳蟒成、市水務局局長石正福、大荔縣委書記孫云峰、縣長楊林親臨工程一線指揮,制定臨時方案,全力確保工程安全。針對前期因水毀造成毀壞的雨林上延工程16號到24號壩頭、壩檔,迅速組織大型機械20余臺、運輸車輛40余臺、人力上百人,對水毀工程進行加固、砌護和搶修。先后加固搶修壩頭、壩檔5座,累計拋投梢料300噸,散拋石1600方,鉛絲籠石1800方,投入搶險資金140余萬元。
經(jīng)過省市縣的共同努力,面對超標準洪水23個小時的沖擊,工程主體完好。經(jīng)受住了1996年以來黃河最大洪水的考驗,使得今年黃河1號、2號洪峰安全過境。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