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 3月21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順利開通,2016-2017年度黃河防凌工作圓滿結束。黃河內蒙古河段自2016年11月21日開始流凌,至2017年3月21日全線開通,凌汛期歷時121天,未發(fā)生大的險情、災情。
本年度黃河凌情有以下特點:一是內蒙古河段封開河時間均偏早。2016年11月23日,內蒙古河段出現首封,較常年偏早9天,開河時間較常年偏早5天。二是封河長度短,封凍冰層薄。本年度黃河最大封河長度730公里,較近十年均值偏少約30%,封凍河段平均冰厚38厘米,較多年均值偏薄約10厘米。三是封河流量小,水位偏低。本年度內蒙古河段封河流量為431立方米每秒,較常年偏小,封河期水位較近5年均值偏低0.5-0.8米。四是槽蓄水增量少,開河流量小。本年度寧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8.6億立方米,較1987年以來均值偏少約35%。開河期頭道拐河段槽蓄水釋放均勻,頭道拐站最大洪峰流量742立方米每秒,為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小。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多次對黃河防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16年10月,國家防總、黃河防總召開了2016~2017年度黃河防凌工作會議,全面安排部署黃河防凌工作。國家防總密切關注天氣及凌情發(fā)展動態(tài),加強應急值守,派出檢查組赴寧夏、內蒙古檢查督導黃河開河期防凌工作。
黃河防總強化監(jiān)測預報,加強會商研判,堅持24小時防凌值班,派出多個工作組督促檢查沿黃各地防凌工作,利用無人機、衛(wèi)星遙感、地面巡測、定點監(jiān)視等手段全面監(jiān)測黃河凌情,開河期運用海勃灣水庫攔蓄凌峰,及時啟用分洪區(qū)分凌,降低萬家寨水庫水位,精準調控河道流量,確保排凌順暢。
各有關省(自治區(qū))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強化落實各項防凌措施,全力做好防凌工作。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李紀恒、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均對轄區(qū)內黃河防凌工作作出批示。內蒙古自治區(qū)副主席王玉明帶隊檢查指導開河期防凌工作,自治區(qū)防指強化堤防巡查防守,備足搶險物料,應急搶險隊伍時刻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寧夏、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ㄗ灾螀^(qū))防指全面部署各項防凌工作,加強巡堤查險和涉河安全管理,確保安度凌汛。
解放軍積極支援地方防凌搶險工作,先后組織軍地會商3次、摸排重點險工段8處,直升機執(zhí)行凌情偵查等任務共14架次,轟炸機執(zhí)行試投1次,氣墊船上冰爆破成功除險7處,確保了開河平穩(wěn)。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