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7月6日訊 7月4日17時34分,伴隨著黃河小浪底水庫高含沙水流從排沙洞噴涌而出,標志著2011年黃河調水調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人工塑造異重流再次獲得成功。當日21時,異重流出庫最大含沙量達到263千克每立方米。
異重流排沙是多沙河流上水庫排沙的適宜方式。掌握異重流潛入和運動特性,可以在異重流到達水庫壩前時,打開沖沙閘門,將高含沙渾水排出庫外。人工塑造異重流,對減少黃河水庫淤積有重要意義。
此次調水調沙開始于6月19日,按照方案,黃河防總通過科學調度萬家寨、三門峽和小浪底3座干流水庫,借助水流動力,攪動三門峽、小浪底水庫庫底淤積的泥沙,在小浪底庫區(qū)內人工塑造異重流,以達到排沙出庫和調整庫區(qū)淤積形態(tài)的目的。
7月4日凌晨5時,結合今年塑造人工異重流的實際需要,按照黃河防總的指令,三門峽水庫開始加大下泄流量,由300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5000立方米每秒控泄。5日3時12分,三門峽最大出庫流量達5340立方米每秒。
加大水流進入小浪底庫區(qū)后,于4日13時40分,人工塑造的異重流在距小浪底大壩12.9千米處潛入,并以2.31米的厚度和0.33米每秒的流速向大壩推進。
目前,黃河防總正加緊跟蹤監(jiān)測異重流,隨時掌握其演進情況,以期此次黃河調水調沙最優(yōu)目標的實現(xiàn)。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