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3月23日訊(記者 張衛(wèi)東)近日,水利部退休干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崇興的研究成果指出:北京市霧霾天氣的重要成因之一是天然氣燃燒后產生的水汽。其研究課題“燃氣鍋爐煙氣余熱(低品位)利用與空氣源熱泵聯合供熱節(jié)能技術”現被中國知識產權局授予發(fā)明專利權,并列入北京市發(fā)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fā)布的《北京市2012年節(jié)能低碳技術產品目錄》。
李崇興的研究成果顯示,北京2012年冬季采暖鍋爐消耗60億立方米天然氣,在霧霾天氣嚴重的2013年1月份,每天有10萬噸的水隨煙氣排放到城市的空中,增加了大氣的相對濕度,加劇了灰霾空氣的形成。按照規(guī)劃,2015年冬季采暖將消耗110億立方米天然氣,采暖期將向空中排放1700萬噸水,問題將更加嚴重。
李崇興說,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北京冬季采暖期的結束,從北京市13個氣象觀測站公開的觀測數據中獲得了上述結論的確鑿證據。3月18日0時停止供暖,城近郊區(qū)的10個站的相對濕度在一個小時內從80%降到了20%,變化過程完全同步,充分證明了燃氣鍋爐排煙中的水汽對北京大氣中水汽的直接影響。
李崇興認為,他的研究結論表明北京發(fā)展天然氣是雙刃劍,既有清潔能源的一面,又有排放水汽負面影響和氮氧化物污染的一面,但是目前決策層和學術界對這個問題認識不足,沒有采取任何技術和行政措施,應引起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關注。
李崇興已經連續(xù)多年研究燃氣鍋爐熱能回收與煙氣冷凝水回收問題。他說,利用回收燃氣鍋爐煙氣余熱的同時,可以收回冷凝水,也起到減排氮氧化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消除北京惡劣霧霾天氣的“豐富水汽”問題。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3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