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12月24日訊 (記者 李建國)黃河內蒙古段11月25日開始流凌,截至12月23日10時,累計封河481公里,封河長度過半。
受冷空氣影響,12月初,沿黃地區(qū)氣溫下降,黃河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喇嘛灣公路大橋上下游段流凌密度加大。12月9日10時,黃河豐準鐵路下出現首封。
12月1日開始,自治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派出工作組,會同自治區(qū)水政監(jiān)察總隊,對沿黃河兩岸防凌準備及河道清障等工作情況進行了檢查。
同時,自治區(qū)防辦發(fā)出通知,要求沿黃各地給予高度重視,對防凌工作再檢查、再部署、再落實。尤其是要進一步落實防凌責任,各級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靠前指揮;加強河道監(jiān)管,按照預案要求及時拆除浮橋等行凌障礙,對河道內施工橋梁等建筑物加強管理,保障河道行凌暢通;密切關注凌情和工情的發(fā)展變化,加強監(jiān)測預警預報,加大巡查、值守和防護力度;備足防凌搶險物料,發(fā)現險情及時組織力量處理,并做好凌情信息上報工作。目前,各地已全面做好封河期的各項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