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佳鑫
7月6日,北京的天空遍布著烏云。11點50分,在北京西五環(huán)晉元橋附近,突然下起瓢潑大雨。汩汩水流順著臺階沖進阜石路砂石坑,附近沒有積水區(qū)域產生。
眼前的這個“大水坑”綠草如茵,近看猶如一個層層綠化的大盆地,被同心圓似的道路分割成四個層層遞進的區(qū)域。這里就是北京市區(qū)防洪排水體系“西蓄、東排、南北分洪”里“西蓄”中的西郊雨洪調蓄工程。
北京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在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建成之前,西邊部分地區(qū)的洪水匯入中心城區(qū)的護城河,加大了城區(qū)防洪排水壓力。
這原來是一個開采砂石留下的大坑,西郊雨洪調蓄工程因地制宜,將原來的死坑盤活了。工程通過調度,使上游27平方公里的雨洪可以不進入永引渠和下游,而是滯蓄到西郊砂石坑,以緩解城區(qū)河道的防洪壓力。
“蓄洪工程設計標準為100年一遇,自2016年汛前主體工程試運行以來,經歷了‘7·20’等特大暴雨的考驗!惫こ坦芾硖幐敝魅魏窈Uf。這意味著,只要不遇到百年一遇以上的強降雨,北京西部八大處溝、北八排溝、瑯黃溝流域等地的排水,在不用其他工程配合的情況下,能被砂石坑蓄積起來。工程今年4月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后,北京市的防汛格局得到進一步鞏固。
有容乃大。阜石路砂石坑最大蓄水量為680萬立方米,大約相當于三個頤和園內昆明湖的水量。“去年‘7·20’特大暴雨降水過程期間,砂石坑蓄水量為280萬立方米,還沒使出一半的力氣!惫こ坦芾硖幑こ炭聘笨崎L曹溫博說。據初步估算,2016年汛期試運行以來,工程總蓄水量已經超過1200萬立方米。
硬件具備,軟件也要到位。這次強降雨過程預警期間,工程管理處全部職工在崗在位,杏石口樞紐與阜石路砂石坑分別增派人員加強值守,搶險隊伍備勤。
在杏石口樞紐,兩位工作人員在現代化的管理系統(tǒng)前進行操作,顯示器上實時顯示著工程各個關鍵點的視頻監(jiān)控,水位情況一目了然!斑@里每天24小時有工作人員值班,保障樞紐的正常運行,能及時發(fā)現突發(fā)情況!闭谥蛋嗟墓ぷ魅藛T高景鐘說。
設備在關鍵時刻保持穩(wěn)定運行需要平時精心的養(yǎng)護和全面的檢查。工程管理處重點對杏石口樞紐、阜石路砂石坑高邊坡、阜石路暗涵穿越的地面情況、排水口等進行檢查,并對電力、通信設備、自動化工控系統(tǒng)、網絡運行情況進行了檢查測試,保障隨時形成戰(zhàn)斗力。
西郊雨洪調蓄工程“一石二鳥”,不但具備強大的防汛功能,這塊“大海綿”還能起到回補地下水和生態(tài)涵養(yǎng)等功能,給北京這座缺水城市解渴!吧笆硬捎昧藴p滲技術,設計的每日最大回補量為8萬立方米。目前雖然水位較低,但每天也能回補大概3萬立方米!辈軠夭┱f。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