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李廣彥
盛夏時節(jié),施工單位灑水車沿路降塵,運輸車輛進出村莊減速,隧洞施工采用無噪音的懸臂掘進機……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自開工以來,致力于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工程,文明施工促和諧,受到人民群眾贊揚,四個標段榮獲湖北省2016年度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殊榮。
文物保護走在前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投資180多億元,橫慣鄂北崗地,工程引丹江口水庫之水,途經老河口、襄州、棗陽、隨縣、曾都、廣水,大悟等縣市,為沿線提供城鎮(zhèn)生活和工農業(yè)用水。工程自規(guī)劃設計起就突出生態(tài)環(huán)保、文明施工理念,同步開展文物保護和搶救工作,由湖北省文物局組織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8家省內外專業(yè)考古研究機構和高?蒲性骸33支考古隊伍、近300名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工程沿線涉及的47處文物點進行考古勘探,勘探面積達190萬平方米,對33處文物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達13380平方米。另外對14處文物點采取留取相關資料的保護方式予以保護。通過科學、嚴謹、細致的考古發(fā)掘,共清理出各時代墓葬200余座,灰坑、窯址、灰溝等遺跡500余個,出土各類珍貴文物2600余件、文物標本萬余件。
施工期間,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管理局下發(fā)有關文物保護方面的規(guī)定,督促各參建單位在施工中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注意保護文物。在文物保護發(fā)掘過程中,程序規(guī)范到位、后勤服務到位、協(xié)調協(xié)作到位、技術標準到位。13標段二工區(qū)發(fā)現了3座古墓后,主動封閉保護,縮小作業(yè)面,把堆土運到遠處。建設者們說:哪怕增加建設成本,也不能讓文物受損。日前“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考古成果展”在隨州市博物館展出,40塊展板圖文并茂,全面系統(tǒng)地展現各考古項目承擔單位的工作風貌和考古成果。鄂北局黨委委員、規(guī)劃財務部主任蔡元芳說:考古工作成果豐富,在于我們堅持“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建設”原則,不僅增添了工程建設的文化色彩,也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文明指數”。
工地也有灑水車
桃花盛開,菜花飄香,鄂北大地游客四面八方。在湖北隨縣“桃花節(jié)”上,游客觀光同時,看見鄉(xiāng)間也有灑水車降低路上的塵土,不免驚嘆:從沒見過這么文明的施工單位。
原來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第15標段穿此而過,由于荒山崗地土多沙壤,施工中難免產生灰塵。人工灑水杯水車薪,“桃花節(jié)”是地方文化旅游項目,農民靠辦節(jié)日增加收入,不能讓施工卷起的塵土飄向桃樹林,影響地方旅游經濟。負責施工的華東院和中鐵十八局聯合體,從農民利益出發(fā),拿出20多萬元資金買來兩臺灑水車,專門用于工地降塵使用。只要是晴天,灑水車就沿工地所在村莊道路灑水降塵。
據了解,自工程開工以來,施工單位處處為工地周邊百姓著想,村路不平幫助修整,為有效控制揚塵,平時車輛限速慢行,避免渣土灑落,30多個標段的施工單位,幾乎都買來灑水車降塵。第15標項目部在9個施工點出入口設置了洗車臺,安裝高壓洗車泵,凡開出施工地的車輛都“洗澡”后放行,對不按規(guī)定清洗輪胎及車身的出渣車給予處罰。
筑路修堰皆為民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承載沿線人民群眾的期盼,建設者們友情施工,努力保護農民的利益。
“路兩邊都是名貴樹木,施工道路離這個戶只有2米,為了不擾民,看怎樣變更設計好?”工程指揮部干部張昌敏到現場對圖紙,為一個農民屋前一條路的走向,與地方干部協(xié)商……
文明施工無處不在,建設者們最大限度地愛護周邊環(huán)境,各參建單位文明施工,封閉工地,安全防范,施工材料整齊堆放,分部工程驗收后及時回填土方讓農民盡早復耕。村民田大爺的家門被施工場地擋了路,施工方大禹公司格外為老人修了一條路。16標段施工單位中國水電六局為了避開民房,施工道路多轉幾個彎,雖然運輸成本增加了,但沒有打擾群眾生活,原來到隧洞口的施工路需要拆10座房子,現在只拆1間無人居住的雜房,讓農民看見民生工程處處為人民。
記者在隨縣唐鎮(zhèn)群聯村1組看見,幾個農民正在修水渠,利用旁邊工程配料站的棄水,沉淀后入塘蓄水,用于農田灌溉。工區(qū)經理田振保說:我們還將周圍的塘堰堤坡混凝土澆注,一來醒目,提醒來往施工車輛安全行駛,二來防滲蓄水,讓農民有灌溉水源。
2016年開工的新10標11.45公里地段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工程除7段隧洞9.39公里,另有明渠8段、暗涵3段、倒洪吸5座及水閘等其它相關配套設施。項目部進場后,不僅主動投入200萬元解決施工用電難題,還為在村公路關鍵要道設立“前方施工,有車輛出入,請注意避讓”“施工路段,減速慢行”等安全標識牌,確保群眾行路安全。記者隨項目部生產安全經理趙建南去工地,他手指路邊整潔一新水滿盈的塘堰說:這是我們出資出人修整的,既保證施工車輛行路安全,也增加塘堰蓄水,方便群眾用水。1組村民吳福洪說:“把塘堰修好了,我家5畝田不怕旱了,第一次看見這么好的施工隊!逼鋵,項目部為群眾辦的實事還有很多,春節(jié)前還從東北帶來1000公斤大米送給貧困戶,平時有零活就請當地村民干,增加農民收入。
懸臂式掘進很“溫柔”
隧洞穿過居民區(qū),爆破掘進對地面設施、居民生活等產生震動。中鐵十一局與長江設計院組成聯合體承擔14標段興隆—萬福隧洞和魯城河暗涵工程。隧道全長15.58公里,兩個主洞口、5個支洞口。隧道斷面馬蹄型,沿線地層多為Ⅲ、Ⅳ、Ⅴ類圍巖,整體性差,埋深淺,最大開挖斷面7.5m×7.5m,爆破施工對地面造成一定影響。為避免糾紛,營造和諧施工環(huán)境,加快工程進度,項目部花了600多萬元買來EBZ200H懸臂式掘進機。設備進場后,率先在5#支洞掘進作業(yè),記者在隧洞跟班采訪,但見懸臂式掘進機像一個大烏賊,前面的葉片飛旋,削土如泥,下面的吸盤將破碎掉的巖土吸入皮帶運輸機,半個時辰“大烏賊”尾部的渣土堆成小山包,然后由車輛運出,整個開挖過程無震動、質量好,不但從根本上消除爆破震動帶來的影響,而且后續(xù)支護也比較方便。
地下機械轟鳴,地上月光如銀,村民們沒再像往常受施工燥音干擾。項目部黨工委書記薛冰手說,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我們堅持做到友情施工,哪怕投入成本再多,也要文明施工,維護好工農親如魚水的和諧關系,確保工程永久、生態(tài)、高效、和諧。
工愛民,民擁工,工農團結出合力。處處為老百姓著想,也就有了好的群眾基礎,施工就會順利進行。文明施工是水利企業(yè)的窗口,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文明施工的和諧樂章,值得各地借鑒。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