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孟硯岷
滿載土料的翻斗車沿著簡易道路進入溝底,碾壓機在新鋪的一層料土上勻速駛過;剛剛貫通的隧道內,支架襯砌不斷向深處延伸;在水庫壩基,打樁機一字排開,按照布設的點強夯基礎。
4月20日,記者沿著寧夏中部干旱帶一路前行,在寧夏扶貧揚黃水源工程建設火熱工地上,處處見到寧夏水利“鐵軍”忙碌的身影。
青春風采,千年旱塬熔真情
死牛溝村,顧名思義,連耐勞能干的老牛都能困死。環(huán)境之苦,缺水之難,可以想見。
4月3日,寧夏海原縣鄭旗鄉(xiāng)死牛溝村的沉寂山溝,再次被隆隆的機車聲驚醒。10多輛翻斗車、壓路機等大型機械和50多名施工、管理人員匯成的“先遣部隊”,拉開了三塘水庫工程第二分部的今年的建設帷幕。
“風大的都快把棚頂掀翻了!”工人們心有余悸的回憶道。兩周以來,天天刮起的大風讓野外彩鋼房里的建設者們夜不能寐,就餐的飯桌上更是落了一層沙子。
更大的挑戰(zhàn)擺在了項目部的面前:292米揚程,這是目前寧夏水利工程泵站單級揚程最高的輸水工程,更不要說還要跨越大小13條溝道。高壓管道采用天然氣管道工程相同的鋼管,過溝爬坡段達到水利設計極限,增加了極大施工難度,也對質量控制提出了極高要求。
硬骨頭難不住善打硬仗的寧工局人。管線布設在溝道兩側,挖機上直接上不去,就用挖掘機一節(jié)節(jié)吊裝,走S型線路,晝夜奮戰(zhàn)。寧工局參建三塘水庫工程的4個項目部,將勞動力投入和周轉材料調配到最合理狀態(tài),全線鋪開的12個工作面流水作業(yè),達到最短施工周期。隧洞施工在爆破條件無法實施的情況下,積極引進銑挖機開挖技術,確保了隧洞開挖的質量安全。各個工程節(jié)點按照既定工期目標。
出生在黃河岸邊的31歲高旻,從南坪水庫質檢員干起,一步一個腳印,憑著經驗豐富,組織能力強,去年9月,被任命為第三分部項目經理。僅僅30歲的安全員劉文碩,雖然在學校學的是汽車運用工程專業(yè),在水庫施工現場虛心學習,刻苦鉆研,成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行家里手,局里舉辦的內部培訓師大賽中,相繼取得了第三和三等獎的好成績。如今,精通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他,不但在局里交流推廣經驗,還在各項目部開展了業(yè)務培訓。
工地是學校,更是熔爐,一個個優(yōu)秀青年在這里鍛煉成熟,增長才干,成為寧夏工程建設管理的中堅力量。
艱辛的付出,換來了“收獲的喜悅”。2月16日,1號隧洞全線順利貫通。4月14日,2號隧洞順利貫通,為2017年8月底整體工程基本完工奠定了基礎。中衛(wèi)市副市長黃河感動地說:“你們辛苦了,你們真是一支過硬的隊伍!”
寧夏區(qū)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帶和南部西海固地區(qū),影響這一地區(qū)脫貧致富的最大問題就是缺水。破解當地長期無水可蓄、有水難存、缺水受貧的水問題,建設重大水利工程最為關鍵。寧夏中部干旱帶脫貧攻堅水源工程和陜甘寧鹽環(huán)定揚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估算總投資10億元,規(guī)劃新建水庫7座,其中泵站7座、水閘5座、供電線路52.3公里、鋪設骨干管道139公里,累計總庫容約6000萬立方米,年供水量4000多萬立方米。總受益人口14.2萬人,其中脫貧人口涉及54個村9900戶3.89萬人。
去年9月以來,寧夏水利水電工程局建設者克服山大溝深、天寒地凍、地質復雜等困難條件,發(fā)揚“特別能打硬仗、特別能打勝仗”的鐵軍精神,在同心縣下馬關、紅寺堡區(qū)新莊集、海原縣三塘、中寧縣馬家塘,科學組織、精心施工。
隨著7座水庫建設進程加快,改善發(fā)展灌溉面積40萬畝并全部實行高效節(jié)水灌溉的夢想,在千年旱塬照進現實,寧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水利支撐更加有力。
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干
“今天還算風小,前天風刮的對面都看不見人了。”盡管一身塵土,新莊雞水庫工地的老秦還是依然風趣。
按照55歲退休的年齡,58歲的秦建國本來應該回到城里,享受久違的家人團聚天倫之樂,何況長期野外施工,早早落下了髕骨關節(jié)疼痛的病根,走的路長一些,就會酸痛難忍,只好借著午飯后的時間揉揉。
老秦文化程度不高,年輕時從開挖掘機開始,在水利工地上摸爬滾打,在長期的工作中邊干邊學,硬是掌握了一套機械設備管理和水庫施工的豐富經驗。從“1236”工程的技術指導干起,劉家溝、上海廟、秦家溝、魯家窯,寧夏排在前面的水庫工程工地,都留下了他消瘦的身影。
“秦師傅有個絕招,壩體基礎的土料,他用手一抓,就能說出含水率,和測量的結果幾乎一樣!”新莊集水庫項目經理張永杰總是對這一“絕活”贊不絕口。除了經驗豐富、技術全面外,老秦還注重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精心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15年來,在他的耐心指導和傳授下,10余名業(yè)務骨干成長為項目經理,有的還成為中層領導。在寧夏水利水利工程局一級項目經理庫里,他是唯一的機械類項目經理。
人老心不老,“土專家”在事業(yè)上熱心不減。去年9月,他繼續(xù)遠行,選擇了一個更高、更大、更充滿挑戰(zhàn)的平臺——新莊集水庫,擔任工程項目技術指導。
施工環(huán)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協(xié)調問題久拖不下,特別是壩體基礎處理難度大,高難度的挑戰(zhàn)擺在了項目部面前,重擔壓在了作為“調度長”的老秦身上。
技術交底,安全施工,每天開工前都要反復強調:清基,筑畦,泡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一絲不茍,嚴格按照設計執(zhí)行。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團結一心,加快進度,確保質量。
三十年多奔波路,環(huán)境變了,身份變了,項目變了,但唯獨初心不變。在寧夏水利水電工程局,老秦和他的同事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為每一個參建的工程注入熾熱的感情。
春寒料峭。數臺破碎錘及挖掘機正在開挖土方,來往卡車卷起陣陣塵土,鹽環(huán)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寧工局建設的3座泵站全面開展施工。來年春灌之前,這片工地上一座座嶄新的的泵站將拔地而起,取代已運行了20余年的舊泵站。
“昔日引黃上山旱塬涌清泉,今朝砥礪前行脫貧再攻堅!惫さ佚堥T架上樸實而又鏗鏘的話語,道出了寧工局建設者們的堅持與追求,正是有了他們的執(zhí)著和付出,在寧夏山川大地上書寫著一個個施工傳奇。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