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姚組合式防汛擋板
□記者 陶麗琴 徐鶴群 特約記者 胡章
2016年11月18日,發(fā)源于寧波余姚市大嵐鎮(zhèn)夏家?guī)X村東的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正式開工。這一工程通過開辟姚江流域向曹娥江排洪的通道,將有效減輕姚江干流及余姚城區(qū)的防洪壓力。該工程預計投資12.3億元,計劃總工期36個月,將在2019年主汛期前投入運行。
地處東南沿海的寧波是浙江人口和生產力高度集中的地區(qū)。20世紀以來,寧波市GDP連續(xù)16年穩(wěn)居浙江省第二位,被稱作“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但其上承山水、下受海潮頂托的地勢,卻又帶來了巨大的防洪排澇壓力。每年汛期或臺風過境時,山區(qū)洪水流入中部低洼平原,極易形成澇水,而排水又僅有甬江一條出路,獨特的地形加上相對單一的排水通道,致使寧波極易發(fā)生洪澇災害。
為扭轉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薄弱的不利局面,寧波市先后實施“治水強基”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防洪排澇“6+1”工程、“2020”行動計劃,在推進防洪工程建設、完善江河防洪體系、補齊防洪排澇短板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回首五年歷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寧波各級水利部門高起點謀劃并綜合施策,筑牢防臺防洪堅固屏障,以實際行動兌現“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莊嚴承諾。
高起點謀劃
著力構建牢固防洪體系
2013年10月,在強臺風“菲特”侵襲下,包括寧波在內的浙江多地遭受重創(chuàng)。嚴峻的現實警醒各級政府和水利部門,只有不斷完善防洪排澇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防洪安全問題。
當年11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決定,舉全市之力實施“治水強基”戰(zhàn)略,下決心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這次特大洪澇災害,讓我們再一次深刻認識到,要用鐵的手腕整治重點環(huán)境問題,特別是把治水作為重中之重。”時任寧波市委書記劉奇在治水強基動員大會上表示。
面對防洪減災短板,寧波適時調整治水方略,高起點謀劃,高規(guī)格部署,全力構建防洪體系。
“要統(tǒng)籌城市建設規(guī)劃和城市防洪規(guī)劃,提高防洪設計標準。按照‘三年見效、六年達標’的要求,力爭通過三年到六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寧波防洪減災基礎設施明顯滯后的局面!睂幉ㄊ形、市政府在治水強基動員大會上鄭重承諾,宣告防洪排澇攻堅戰(zhàn)“治水強基”第一役就此打響!
“治水強基”是一項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重大工程,這要求工程中的各個項目具有前瞻性、系統(tǒng)性、完整性。據寧波市水利局原局長張拓原介紹,寧波計劃投資220億元,通過三年努力,實現“三江”干流堤防全線封閉目標;基本完成東江、剡江、縣江等重要支流和獨流入海河流的堤防加固任務;全面實施骨干排澇河道整治,建設沿江強排泵站,初步形成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澇體系。
2016年年底,“治水強基”三年行動計劃完美收官。三年間,寧波建成一批流域性排澇河道,逐步實現主要防洪堤防達標封閉,顯著提升流域防洪排澇能力。
然而,防洪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三年的建設并沒有完全解除洪澇災害的威脅!笆芙陙須夂蜃兓绊,寧波降雨時空不均加劇,災害性氣候增加,加之城鎮(zhèn)化加速推進和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帶來的洪水澇水蓄滯空間減少。目前,寧波防洪、供水的矛盾和壓力仍然較大,防洪排澇能力不足依然是制約寧波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短板!睂幉ㄊ兴指本珠L許武松說。
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寧波在水資源相關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市委、市政府決策實施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全力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建設。
2017年4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正式下發(fā)《關于全面推進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包括圍繞減輕干流防洪壓力,推進葛岙水庫等“洪水蓄分工程”建設;圍繞減少平原洪水侵襲,推進余姚城區(qū)包圍工程、海曙鄞江堤防整治工程等“洪澇分治工程”建設;圍繞完善平原排水網絡,推進慈溪市平原北排工程等“平原排澇河道”建設;圍繞保障城區(qū)防澇安全,推進“分級保護工程”建設;圍繞減少山洪災害損失,推進“小流域防洪”建設;圍繞提升“防避搶”能力,推進“非工程措施”建設等內容。
同時,將中心城區(qū)的三江口,余姚、奉化、海曙平原,城區(qū)易澇區(qū)等排澇薄弱環(huán)節(jié)納入行動計劃,建立平原防洪包圍圈和中心城區(qū)防洪保護圈,推進平原排澇河道建設,形成平原骨干排澇框架,新建、改造雨水管網,進一步確保江河防洪體系全覆蓋、不留死角。
至此,寧波全面吹響防洪排澇攻堅戰(zhàn)第二場戰(zhàn)役的號角,又一場硬仗蓄勢待發(fā)。
全力快速推進
讓防洪屏障及早發(fā)揮效益
2012年到2017年間,寧波市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接續(xù)“治水強基”,重大決策無斷點,工程建設不間斷。
“近幾年,特別是寧波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打響‘治水強基’攻堅戰(zhàn)后,以甬江防洪工程為重點的流域防洪治澇工程取得了重大建設成果,但由于流域防洪治澇規(guī)劃的部分工程尚未實施,‘短板’始終存在!睂幉ㄊ兴钟嘘P負責人表示,“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充分考慮流域排澇‘一盤棋’,作出‘姚江奉化江兩江同治、上下游齊治’的‘6+1’工程決策部署,力求補齊防洪排澇工程建設短板。”
防洪排澇“6+1”工程具體包括余姚城區(qū)堤防包圍工程、姚江西排工程、姚江西分工程、姚江北排工程、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四明湖水庫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和葛岙水庫工程,預計總投資超過百億元,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姚江二通道工程是‘6+1’工程的重點難點。”姚江二通道工程負責人高湖濱說,“該工程是利用姚江支流慈江分流部分洪水,提升流域防洪排澇能力。由于工程點多、線路長、政策協(xié)調難、項目組成復雜,建設任務尤為艱巨!睘榇_保姚江二通道工程江北段2019年全面發(fā)揮效益,寧波市上下聯動,群策群力,以“寧波速度”高效保質推進工程立項審批、全線政策處理、具體項目實施等各項工作,為工程的順利推進打下堅實基礎,為補上寧波防洪排澇這塊“短板”再下苦功。
姚江二通道工程只是流域洪澇治理“6+1”工程的一個縮影,而寧波為全面推進防洪工程建設,保障流域百姓生產生活安全所付出的努力體現在每一項舉措中:
2014年1月16日,“治水強基”一役以寧波城市防洪工程甬新閘泵站打下的第一樁為號令,工程建設勢如破竹般展開。
三年間,寧波各級水利部門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共實施重大水利工程53項,完成投資176.8億元。甬江防洪工程三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防洪堤防基本達標封閉;鄞東南沿山干河、小浹江、姚江東排等一批流域性排澇河道全面建成;累計建成應急強排泵站8座,總排水能力達320立方米每秒;完成67座水庫除險加固和1 070座山塘分類治理……
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成落地全面提升了重要江河防洪能力和平原排澇能力,完善了寧波防災減災綜合體系,持續(xù)為寧波百姓生產生活提供安全屏障。
隨著全面推進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的實施,未來三年,寧波將立足“洪澇分治、排蓄相兼、分級保護、分區(qū)控制、防治結合、整體推進”,緊盯薄弱環(huán)節(jié),投資約330億元,重點推進洪水蓄分工程、洪澇分治工程、平原排澇河道、分級保護工程、小流域防洪、非工程措施等六大體系建設,全力實施21個重大防洪治澇項目,繼續(xù)完善防洪體系構建。
智慧防汛
用科技手段織密防災安全網
抗御臺汛,最寶貴的莫過于時間。
2013年“菲特”來襲,強臺風疊加天文大潮,風雨潮碰頭致災無數:姚江水位猛漲、余姚24小時降雨量劇增,刷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不到一天時間,余姚主城區(qū)70%以上地區(qū)受淹,交通癱瘓,停水停電,全市受災人口83.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70億元。
如何“跑贏臺汛”?如何確!安凰廊耍賯,減損失”?近年來,寧波各級水利部門在完善防洪體系、推進工程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基層防汛防臺體系建設,聚焦群眾轉移避險,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織密防洪安全網,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在辦公室里就可以實時對雨量、水位進行監(jiān)測。一旦超出警戒線,就立刻發(fā)出預警,做出相應部署,為防汛贏得時間!睂幉ㄊ兴窒嚓P負責人說,“爭分奪秒靠的就是‘智慧防汛’!
近年來,寧波市加強數字、圖像、視頻等防汛信息采集網絡建設,新建大型水庫下游和重要河段控制斷面的流量監(jiān)測站,密密織就防洪安全“一張網”。目前,全市有雨量、水位、潮位、流量、風向風速等自動測報站點433個,擁有大中型水庫、重要水閘、重點河段及重要防汛部位等遠程可視監(jiān)控點200多個,形成了覆蓋全市重要江河、水庫、水閘等工程及重要防汛部位的信息采集與傳輸“高速公路”和市—縣—鄉(xiāng)—村多級監(jiān)測預警和視頻會商網絡,極大提高了防汛指揮信息的傳遞效率。
防洪安全網要織得好編得密,除了覆蓋范圍要廣、傳播信息速度要快之外,還得緊緊“網羅”住每個人。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手機實時監(jiān)測、監(jiān)控等現代化技術手段逐步運用到防汛防臺工作中,防洪安全網早已深入每戶家庭每個成員。
以寧波余姚為例,近年來,市水利部門先后開發(fā)了汛情發(fā)布系統(tǒng)、山洪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等應用軟件,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能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了解臺風路徑、衛(wèi)星云圖、天氣預報以及水情、雨情、工情等,全方位掌握防汛防臺信息,真正做到“提前預警—實時接收—迅速轉移”三步到位,實現比災患快一步,跑在臺汛前。
2015年,在防御強臺風“燦鴻”的過程中,余姚建立預警信息發(fā)布機制,通過山洪災害短信預警平臺共發(fā)送水雨情預警信息13 896條,及時通知市民轉移避險,成功實現“零傷亡”,F如今,在寧波各級水利部門的推動下,各地基本實現“自動測報+網絡傳輸+數據分析+短信預警”全覆蓋,預警信息“零”遺漏,為老百姓撐起了擋風遮雨的“保護傘”。
一項項工程的系統(tǒng)推進、一個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順利完成,無不凝結著寧波水利人的心血和努力。不息奮斗取得的成績,不僅意味著“治水強基”行動計劃的圓滿結束,更預示了下一階段改革攻堅的合力開啟。
相信到2020年,寧波將筑成一條堅不可摧的防洪安全“海上生命線”,為寧波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更為堅固的水利保障!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7年9月28日